新闻动态
- 发布日期:2025-10-12 11:35 点击次数:93
一键登入、线上沉浸式参观、AI精准定位讲解……这一切不再是科幻电影的场景,而是贵州省监狱首座VR数字展博馆——安顺监狱数字展博馆的真实体验。
创新引入数字AI技术,率先将VR智能、虚拟空间与监狱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了集监狱历史、改造成果展示、法治教育宣传等内容于一体的安顺监狱数字展博馆,为参观者提供精准的导览服务,彻底改变了实体限制、社会认知误区等问题。
在这里,突破时空界限去感知安顺监狱前世今生,拨开您对监狱工作的谜团,真正认识安顺监狱发展中的模样;更能带您身临其境,沉浸式体验监狱工作的点滴日常,解开您对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的好奇。
STEP1 进入步骤
打开“贵州省安顺监狱”微信公众号首页,点击“服务”
STEP2 进入步骤
展开剩余82%选择“数字展播”板块。
STEP3 进入步骤
输入网址
https://www.jt720.cn/pano/u0r9rcd57vg72rn4?s=scene_abj94x9w1seg9092
均可进入。
01
第一篇章
历史荣誉:一镜尽览监狱发展路
数字展博馆首个板块全方位展示了监狱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脉络。参观者可以通过时间轴清晰了解监狱从建立到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事件。展馆专门设置了荣誉展示区,集中陈列了监狱获得的各项重要奖项,以及优秀民警的个人奖项和事迹。这些奖项见证了监狱工作的进步与成就,也折射出一代代监狱民警的奉献与担当。
馆内还设有民警工作视频展播区,通过真实的影像记录,展示监狱民警日常工作场景和精神风貌。从巡查监舍到谈心谈话,从组织学习到应急处突,每一个镜头都是监狱工作的真实写照。
第二篇章
改造成果:高墙内的艺术重生
走进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成果展示区,一幅幅色彩和谐的绘画作品,一件件精致的手工雕刻,一行行娟秀有力的书法,无不诉说着高墙内的蜕变与希望。这些艺术作品是服刑人员情绪疏导和心灵重塑的见证,也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生动体现。
被多家媒体或是电视转载转播的安顺监狱绘画班故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百米画卷,还有那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定会带给您震撼;书法班一幅幅书法作品,正楷、行书,狂草……不拘一格的行笔,足以留住你脚步;手工雕刻班每件作品堪称精致,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屯堡地戏面具,还荣获不少奖项和赞誉。
数字展博馆特别引入了服刑人员改造心声的声纹采集与展示系统,参观者可以聆听服刑人员讲述自己改造的心路历程。这种声纹展示为改造成果增添了一份人性的温度,让参观者不仅能看到改造成果,更能听到背后的故事。
为帮助服刑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数字展博馆专门设置了技能培训展示区。这里详细介绍了监狱为即将刑满释放的服刑人员开设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课程,以及获得的相关证书。从电工、烹饪到缝纫,培训项目紧贴社会需求,确保服刑人员掌握一技之长。
展馆通过图片和实物,全面展示了技能培训的过程和成果,体现服刑人员在劳动中学习、在改造中成长的点滴。
第三篇章
法治教育:数字普法触手可及
数字展博馆的法治教育区集合了法律法规电子文书检索和法治宣传片、警示教育片及监狱宣传片点播功能。参观者可以通过电子终端,自主检索相关法律文书,了解法律知识。让学法变得更便捷、更时尚。宣传片区则播放由真实案例改编的微电影和警示教育片,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参观者深刻感受影片后的故事。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监狱管理效能、优化服刑人员改造环境、增强社会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手段。安顺监狱数字展博馆这一创新实践与2025年贵州省监狱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项目不谋而合,它不再是冰冷的科技展示,而是具有可操作性、可推广性的实举。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让高墙内的世界变得更加透明,它是连接监狱与社会的温暖桥梁,是监狱工作公信力和群众对监狱工作满意度的评价窗口,开启了智慧监狱建设的新通道。
来源:三监区、教育改造科
终审:黎益勇 编辑:王笛
发布于:北京市